欢迎来到 质量法制网!!
新冠肺炎疫情下,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因为长期佩戴护目镜和口罩,导致面部过敏,被口罩勒出红红的印子,面颊和鼻子磨破皮,甚至压破起了脓疱,真的令人心疼。当前全国正处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的关键阶段,进入公共场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,都要佩戴口罩。对于复工上下班戴普通口罩的大多数人来说,虽然不会出现一线医护人员这样严重的皮肤情况,但毕竟每天也是要戴好几个小时,所以也有部分人会出现皮肤问题。
广州市中医医院皮肤科潘慧宜副主任中医师来教大家几种应对方法。
问题一:面部皮肤出现压痕、破皮
出现原因:
由于较长时间佩戴口罩,皮肤组织受压、摩擦而出现的机械伤害。常见部位有与口罩绑带接触的颧骨、脸颊部、耳后,与口罩塑形处接触的鼻梁部。
预防:
1.佩戴松紧合适的口罩。对广大街坊来说,一般低风险暴露时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。非耳挂式口罩如绑带式,也可减少对耳后皮肤的摩擦及压力。
2.佩戴时间不宜过长,如卫生条件允许,2~3小时摘下口罩或适度变换口罩位置使局部减压。
3.佩戴前可以局部涂抹润肤剂,减少口罩边缘摩擦对皮肤的刺激。
问题二:出现红斑、丘疹、瘙痒等过敏现象
出现原因:
1.口罩的材料,如无纺布、金属夹、橡胶带等,对于少部分人来说会导致过敏,引起接触性皮炎。
2.使用了不合格口罩, 伪劣材质在佩戴时可能刺激皮肤发生过敏。
3.已佩戴较长时间,或清洁过度使皮肤屏障受损,口罩内潮湿容易滋生病菌,进而引起皮肤红肿瘙痒等。
预防:
过敏体质者,佩戴前应了解口罩材质,避开过敏成分,同时避免使用伪劣产品。口罩潮湿时,及时更换口罩。(记者张青梅 通讯员梁译尹、高三德)
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,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。质量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本网部分转载文章、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,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。
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| 政讯通-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
质量法制网 zlfaz.org.cn 版权所有。
第一办公区: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;第二办公区: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
联系电话:010-56212737 15311203802 010-53326578
监督电话:13261336050,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57028685
邮箱:spaqfz@163.com 客服QQ:2477399413 通联QQ:224356173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