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讯通中心

欢迎来到 质量法制网!!

当前所在:首页 > 质量消费

北京鲁迅博物馆百件文物再现“文艺青年的圣地”

来源:北京市消费者协会 作者:佚名时间:2024-05-28

    25日,“文艺青年的圣地——纪念鲁迅迁居北京西三条21号100周年特展”在北京鲁迅博物馆(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)开幕。100件文物、140余张历史图片,再现西三条21号院100年间的历史变迁,多维度呈现鲁迅居住于此期间的生活轨迹、文学成就和社会活动,映现20世纪上半叶北京的生活图景。

    1923年10月,鲁迅购入西四宫门口西三条21号院,经过半年的翻建施工,于次年5月25日正式迁居于此。在此居住的两年多,鲁迅著述200余篇,还收集拓片、整理古籍,译介外国文学,留下了宝贵的文学和思想遗产。同时,他创办进步期刊,重启思想革命;扶植文学青年,支持创办文艺社团。当年往来于周宅的文艺青年达百人之多,西三条21号成为名副其实的“文艺青年的圣地”。

    100年后,胡同依旧幽深,小院变成了博物馆。特展展厅里,200余件展品按照“迁居西三条”“安居述天下”“离居足行吟”“遗居人宛在”4个单元顺序出场。许多文物是首次展出,其中一级文物多达21件。

    鲁迅使用过的毛笔、砚台、茶碗等遗物悉数亮相。其中,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盏中号煤油灯,蓝色的玻璃底座,白色透明的灯罩。在《秋夜》中,鲁迅曾生动地描写过这盏煤油灯:“他们(小飞虫)一进来,又在玻璃的灯罩上撞得丁丁地响……两三个却休息在灯的纸罩上喘气。那罩是昨晚新换的罩,雪白的纸,折出波浪纹的叠痕……”就是在这样的灯光下,鲁迅完成了散文集《野草》、杂文集《华盖集》的全部,以及《彷徨》《朝花夕拾》《华盖集续编》《坟》中的大部分作品。

    一批珍贵的鲁迅手迹、鲁迅著译初版本首秀。其中,一封1926年10月29日鲁迅写给画家陶元庆的信,搭配初版本《彷徨》一同展出。鲁迅在信中写道:“《彷徨》的书面实在非常有力,看了使人感动。”出版《彷徨》前后,鲁迅与陶元庆在通信中多次讨论封面。专家解读,鲁迅在我国现代书籍的封面设计、插图艺术和版式设计方面都做出了开创性贡献,这封信体现了他对书籍装帧设计的深刻理解。

    展览还展出了许广平、朱安等人关于保护鲁迅遗物的往来信件,朱安将此处房产及书籍用具赠与周海婴的契约等重点文物,还原出很多历史细节。1926年8月26日,鲁迅携伴侣许广平离京南下,鲁母与鲁迅原配夫人朱安继续生活在西三条21号。1936年10月19日,鲁迅逝世,鲁迅的家人、友人、进步人士竭力保护鲁迅旧居。新中国成立后,许广平将旧居和鲁迅生前的藏书、文物捐献给国家。鲁迅旧居得到妥善保护,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 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6月30日。(记者 李祺瑶)

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bj315.org/xfzbj/wzbj/202405/t20240527_43637.shtml
[免责声明]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
食品安全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
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

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,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。质量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本网部分转载文章、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,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。

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| 政讯通-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

质量法制网 zlfaz.org.cn 版权所有。

京ICP备20001619号-27

第一办公区: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;第二办公区: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

联系电话:010-56212737 15311203802 010-53326578
监督电话:13261336050,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57028685

邮箱:spaqfz@163.com  客服QQ:2477399413 通联QQ:2243561739

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